隨著近年來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的健康環保意識不斷覺醒,對健康生活質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近幾年污染頻發,凈水器市場成“井噴”式增長,凈水技術工藝也在不斷進步。縱觀發展,從世界上發明第一臺凈水器到現在已經192年了。
1826年保羅埃里克(PaulEric)運用活性炭、石英砂發明第一臺凈水器
1835年約翰·道爾頓(John Doulton)發明第一臺陶瓷凈化水缸
上個世紀 50 年代RO反滲透凈水器誕生
1931年日本研制出第一臺電解水機
2000年中國市場出現大量超濾凈水器
目前市場使用較普遍的還是反滲透和超濾,都屬于膜分離技術,簡單的理解是利用不同孔徑的膜實現分子范圍內過濾的物理性攔截。兩者之間大的差別在于孔徑大小不一樣,超濾膜額定孔徑范圍為0.01微米,而RO反滲透膜額定孔徑是0.0001微米。孔徑大小決定他們進行物理攔截時的有效攔截物的類型。
超濾膜是能夠完全去除泥水中泥沙鐵銹、細菌病毒和膠體懸浮物等有害雜質的,而水中原有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如有害的金屬離子或者Mg、Ca)則因為直徑小于0.01微米,在過濾過程中能夠順利通過超濾膜。RO反滲透能截留大于0.0001微米的物質,是最精細的一種膜分離產品,其能有效截留所有溶解鹽份及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機物,同時允許水分子通過,基本上攔截完只剩下水。總結來說各有利弊,超濾技術保留礦物質但不能去除有害金屬離子且燒水起垢。而RO反滲透確保用水安全、燒水無垢但處理后的水無任何有益物質,不適合長期飲用。
富含礦物、無害、不起垢,三種需求可能被同時滿足嗎?
科淋告訴你,沒問題!
去除有害物的技術非常成熟,燒結活性炭、去除重金屬樹脂、UV紫外殺菌燈等配備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有害物。所以只要能解決保留礦物質水的同時還能防止起垢就打破了現有凈水技術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尷尬場面,開創凈水新時代。
科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創始團隊歷經6年時間1285次試驗,在傳統工藝基礎上逆向思維,從結垢成因上著手處理。以聚苯乙烯為架構,使用陶瓷粉做表面處理,最后對其做特種改性處理,成就現在的新型水處理防垢材料——HRCC。
HRCC采用NAC核輔助結晶技術,遇水瞬間陶瓷表面皸裂成規則性六邊形,這種六邊形被稱之為“活性點”。當水流觸碰到HRCC時,碳酸氫鈣與活性點接觸。碳酸氫鈣中碳酸氫根離子發生失氫重組反應,形成了碳酸和碳酸根。碳酸將進一步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鈣則于新形成的碳酸根結合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碳酸鈣附著于活性點,當碳酸鈣在活性點聚集結晶到一定直徑時形成穩定的微晶體被瞬間彈離回到水中且不再聚攏。簡單的說:普通硬水經過HRCC催化處理后成為不結垢的礦物弱蘇打水。
HRCC完美的解決了先進凈水技術的弊端,目前這項技術已經被科淋應用到凈水系列產品的開發中,相信這項技術將被廣泛應用到凈水行業并快速推廣開來。